文/王哲明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是日本作家住野夜的出道作,最初在雜志「成為小說家吧」連載,后來書籍化,憑借感人的劇情收獲讀者好評,曾經取得過一年內累計銷量突破50萬冊以及本屋大賞等佳績,也一度被改編成漫畫、真人電影。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在19年上映的這本小說的同名動畫電影。
《胰臟》的故事講述少女罹患絕癥,男主角和她度過最后的時光,一個乍看很老套的青春愛情故事。因為盲腸手術回診的男主角在候診室的椅子上看見了一本未曾見過的書,從而與沒有交集的同班女主在醫院相遇了。“共病文庫”,一本連接著彼此的書,是女主角──櫻良所寫的日記,與其說是與疾病做爭斗的日記,不如說是與疾病共存的生存日記更為貼切。胰臟早已失去功能的少女,如何過著接下來的生活。男主角得知她罹患絕癥之后,按照常理,應該會驚訝和同情,然而由于他自身孤僻內省,一直害怕面對人群,對這本筆記甚至沒有給出任何反應,這反而激起了女主的興趣。雖然是如此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但必須是這樣的兩個人,才能成就這段邂逅。也許正因為他們是完全相反的人,故事才會變得有趣起來,而故事中他們的邂逅與相處的時光,也是生命中最閃耀的時刻。
在故事中,兩個人出去旅行時因為櫻良開朗的表現和總是把死亡掛在嘴邊的不協調感,讓男主開始懷疑櫻良生病的真實性,直到她隨身行李中那一罐罐的治療藥物才將男主打回現實?,F實與理想的矛盾,少年想要櫻良恢復健康,櫻良想要擁有正常的人生與少年一同生活,但是櫻良所做的一切,彷佛提醒著自己與男主生命即將消逝的事實。
櫻良在與少年相遇、相處的過程中改變了少年,從不關心他人到擁有與他人接觸的想法。櫻良不曾與家人之外的人說過疾病的事,連同自己的好友也不例外,不想要他人因為體貼或同情而用特殊的方式對待。平凡,是少女所向往的,但她卻無法擁有,她曾經說過,她的一生在與別人比較過后才能找出自己的價值,而男主角卻能不在乎外界的眼光活出自我,因此平凡的少年成為了櫻良羨慕的對象。少年看到“共病文庫”僅是偶然,但他們所譜出的故事卻是由自己的意志延續下去,少年與少女雖然互相喜歡著卻不想更進一步成為戀人,對他們來說彼此都是更加特別的存在,兩個性格完全相反的人,互相羨慕著,對他們來說任何的名詞都太過于膚淺,不叫名字只因為知道有朝一日會失去少女而害怕賦予櫻良這個名字意義的男主角更加令我憐憫。
影片結局,在女主角意外離世以后,男主角看了她的遺書。電影中采用將意象向是流動般串聯起來的方式表現,當中運用了小王子、櫻花樹群和櫻花等等的意象,或許小王子和飛行員分別就代表了男女主,小王子一直在自己的星球上,等待的就是與男主角相遇。
有句老話說:吃哪里補哪里,影片的出發點也來自于這句話,環繞在生死議題之中,是更加深層的想法,不是片名原先讓人不舒服的感覺,而是在看完后理解到了其背后的意義。因為是倒敘拍攝,在故事一開始就已告訴大家女主角不在的事實,一切都是如此的合理,慢慢的、平淡的訴說著,雖然如此卻讓人為此著迷,忍住淚水想要一看再看。早已面對死亡與疾病共同生存下去的決心,卻被突如其來的意外給刺殺,這一連串的故事,是那么可笑,如同被命運玩弄一般,又像咖啡一般苦澀,即使如此卻刻骨銘心。“共病文庫”,是女主角櫻良的日記,記述著生活中的大小事;是遺書,記述著對身旁人們的思念,等待死亡?這不是她應該做的,少女她,只是在享受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