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刊

COMPANY MAGAZINE

《我們的父輩》

返回

文/劉慶


電影伊始是五個從小玩到大的小伙伴,相約在小酒館,懷撒青春和熱血,在歡快的搖擺樂中碰杯,“圣誕節,柏林見”。那是1941年,德國侵略蘇聯的前夕。四年后,昔日熱鬧的小酒館已經破敗不堪,布滿了灰塵,五個小伙伴也只剩下了三個。“你活下來真好。”威爾漢姆舉起酒杯(灰塵蒙蔽著的),“敬弗里德漢姆和格里塔。”
 
從文青到戰爭殺手--弗里德漢姆。

他是威爾漢姆(家族的驕傲)的弟弟,家里不被重視的老幺,喜歡看讀蘭波和榮格的文藝青年,一個理想主義者。始終相信,他是最不愿意參與戰爭的,但卻無法避免家族的榮譽感,迫不得已的必須參加戰爭。在開往前線的卡車上,在夜晚休憩的篝火旁,在冒死奪取電報站的前夜,在被蘇軍猛烈炮火攻擊的一刻,他始終相信“戰爭把我們最壞的一面呈現出來”。而這句話也是他短暫的一生的寫照。善良是什么?邪惡是什么?

他是反對戰爭的。在入伍時候,他沒有忘記在自己的包里塞上一本書;在一群被極權控制的宣傳機器洗腦的“群氓”中,只有他一開始就敏銳地看到戰爭的本質也因此被排斥甚至被“毆打”;剛剛上戰場的時候,他的眼是如此的單純清澈,他努力保持人性的純良與慈悲;在哥哥受命槍殺被浮蘇聯軍官后,他的眼神是投向哥哥的無聲的譴責;在親眼目睹烏克蘭猶太女孩被蓋世太保射殺,他的痛苦無以復加,這是一個完全瘋狂的世界。

他玩世不恭的對待戰爭,戰爭給了他狠狠的一擊。那一夜的敵機偵查,隊友讓他掐滅煙頭,他卻詭譎的狠狠一吸,然后就是從天而降的轟炸。那一刻,他已經無法獨善其身,戰爭不只是別人的,也是他的,是所有人的。

他的善良逐漸走向生存主義。在蘇聯的沼澤地,大家無法繼續前進的時候,他最先建議用俄羅斯的農民開路排雷(此時,換哥哥驚詫地看著弟弟);傷后重回到戰場的他冰冷、殘酷,如一具行尸走肉,毫不手軟地殺死少年、絞死因游擊隊而被報復的民眾,冷漠地對待做為黨衛軍的德國劊子手但執行他的每個命令,他的眼神沒有一絲生機,沒有樂趣,也沒有痛苦,他把自己徹底地變成了最可惡的德國納粹。

少年之死,文青之死。

與狼共枕,至死驕傲—格雷塔。

她是一個歌者,有一個猶太人男友;她愛慕虛榮,遠離戰爭,卻最后說出了那句“我們不會贏的”。

她的男友是一個猶太人。她出賣了自己的肉體,淪為黨衛軍軍官泄欲的工具,只為了給她的男友辦一個身份,以助于他趕緊逃離納粹的魔爪。雖然,納粹不可信。

她想成為如她偶像瑪琳·黛德麗一樣的歌唱家。當她穿著男友臨別時給她制作的紅色裙子,唱起那首貫穿電影始終的“我小小的心臟”,如同冬日里最溫暖的陽光,在這個戰爭的年代平添了最溫柔的一抹亮色。她以為夢想(開巡演)近在咫尺,卻被派去戰地慰問;她以為自己遠離戰爭,卻發現自己最后淪為戰地最格格不入的一抹紅色;她想要逃離,卻迫不得已的沾滿了受傷士兵的鮮血。她驕傲卻驚恐、無助,最終誰都逃不開戰爭。她不再用歌聲粉飾毫無尊嚴和人性的戰爭,在小酒館里對狂熱的德國市民說出心里話,從此直到死,她都堅決不再改口。她唱著歌走上刑場,死在那些曾經從她的歌聲中得到溫暖的士兵槍口下。

他們都死了,卻用彼此的死印證著最矛盾的人性。弗雷德漢姆從最初的文青變成殺人如麻的劊子手,但心底的善良本性還是沒有完全泯滅。他為了救小伙伴而殺死了自己的上級,同樣也為了讓12歲的戰友可以活著,自己選擇英勇赴死。格雷塔雖然被名利所蒙蔽雙眼,但對維克多的感情至死未變。本性善良的人無論怎樣被環境所侵蝕,都會在內心深處保留一絲光亮。
yellow免费观看高清免费在线观看-2019韩国伦理片完整版理论不卡深夜迅雷下载-四零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