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葉寬輝
《一出好戲》是黃渤首次自導自演的電影,而我對黃渤出演的電影一直頗有好感,包括《記憶大師》、《親愛的》、《心花路放》以及《殺生》這種知名度較小的電影,我都會在閑時找來觀賞一番。黃渤出演的電影種類很多,不論是他信手拈來的喜劇片、極度燒腦的懸疑片或是引人深思的敘事片,都有令人驚艷的表現?!兑怀龊脩颉奉A告片剛出,我就迫不及待想去支持黃渤的新片,觀看完這部《一出好戲》后,總體感覺還是有許多亮點的,網絡上對于《一出好戲》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接下來談談我對這部戲的一些看法。
《一出好戲》講述了某公司組織出海團建活動,途中遭遇巨浪而流落孤島的故事。片中由于環境的變化,從而使生存變成了人們活下去的第一要務。由此,該片演繹了權力、地位、財富、規則與生存之間的復雜關系。
劇中馬進(黃渤飾)和堂弟小興(張藝興飾)是社會的底層人士,同很多人一樣,他們努力地活著,并試圖用一切方法維系自己的夢想。馬進把寶全部押在了博彩上,這種中頭獎概率幾乎為零的彩票博弈,是他反轉人生的唯一希望。出海之前,張總(于和偉飾)處于整個團隊金字塔的頂端,擁有絕對的權威性。潘主任在清點人數時,一直都在強調“時間觀念”。當他看見張總遲到后,立刻滿臉堆笑,百般殷勤。此時,張總的權力可以改變出行的規則。當然,遲到的還有馬進和小興,他們的待遇與張總天差地別。二人一邊跑著追車、一邊敲門,期間還被潘主任奚落:“吃屎也趕不上熱的”!平日里,連幸福的尾巴都摸不到的人,到哪都沒有地位。出海后司機小王(王寶強飾)要給大家推薦廣告,潘主任用一百元打發了小王。馬進發現自己中了六千萬元的大獎,欣喜若狂。他搶過張總的麥克風,盡情地唱起歌來。此時,金錢同樣可以改變規則!
當眾人被巨浪送上孤島后,一切都變了。金錢變成了廢紙,權力變成了拳頭,地位與生存技能直接劃了等號。在這種環境下,只有源源不斷的食物和淡水才是活命的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頃刻間,原本以張總為首的群體架構猛然崩塌,同時張總也從養尊處優的塔尖跌落至塔底。而小王有一定的野外生存經驗,又能爬上大樹給人們摘果子吃。于是小王便成為大家的生存的希望,因此他被推舉為王。在蠻荒時代,有個好腦子不如有一副好身板。小王參過軍十分能打,他還在動物園干過,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小王掌權后,立了新規矩,并用管理動物的方法來管人:打罵、挨餓、體罰。一次馬進與小王發生了口角,被捆在樹上吊了很久。馬進是最想離開孤島的人,他手握價值6000萬元彩票,盼著早一天兌獎。后來,馬進和小興劃著木筏走了,但是他們在途中遇到了一具北極熊尸體,嚇得又返回了孤島。
經島上史教授分析:海中出現北極熊尸體,地球的兩極可能已經融化,人類可能已經毀滅。當然,馬進和小興私自離隊必然會被責打和體罰。在此階段,拳頭就是統治工具,如果拳頭不夠硬,那就只能屈從地忍受。王者立的規矩都是用來約束別人的,自從小王稱王后不但擁有了分配食物和組織勞動的權力,還可以坐享其成。為了生存,島上的人們竭盡所能,采果,抓魚,拍馬屁、性暗示等等。此后,孤島上又多了一種交換的介質-性。有些時候,人們活著跟動物一樣,僅僅是為了一頓果腹的飽飯。在小王的統治下,人們過得并不快樂。由于生產工具落后,所獲得食物有限,每天大部分時間用來找食物,還要供養小王和他身邊的寵臣。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引起了一些人的強烈不滿。
張總絕非等閑之輩,這個曾經的上層并不甘心淪為任人數落的羔羊。他一直在等待機會翻盤,他要組織人馬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張總要與小王分庭抗禮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有生存之道,保證跟著自己的人不會被餓死;二是有過硬的拳頭守護自己的勞動成果,不被小王洗劫一空;三是有足夠多的人跟自己走,因為島上最可貴的資源除了食物就是勞力。老天滿足了張總的心愿:他發現了一艘廢棄的大船,上面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張總保鏢的傷勢漸好,這個狠角色是對付小王的利器;小王的管理方法簡單粗暴,使一部分人心存怨恨。張總成功了,他用“尊嚴”打動了一些人。人畢竟不同于動物園里的狗熊和猴子,一些想活得更有尊嚴的人選擇了張總。張總知道這些人需要什么,而他可以利用這些人賺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權力、地位、食物……
有了漁網等先進的生產工具,人們被束縛的手腳便從中解放出來,也使張總等人不必再為食物擔憂。張總又回到了權力的頂層,他在島上建立了一套物品交換體系,并用兩幅撲克做為流通的貨幣,從中坐收漁利。當初,馬進是為了離開孤島才跟張總走的。如今,他發現自己被騙了,便帶著小興離開張總自立門戶。期間,馬進與小興找張總借過漁網,被張總的保鏢打的滿臉是血,手段比小王更加殘忍。要想活著,一切只能靠自己。直到入島90天后,馬進的彩票夢徹底被粉碎了。于是,他開始思索生存的問題。那一天,下了魚雨,馬進的彩票被老天兌換成了魚。馬進用這些魚當做原始積累,換取了對人們毫無用處的手機等電子產品。此時,小興已經掌握了發電技術。他不但能給手機充電,而且還可以點亮船上的電燈。手機有了電以后,就能看到存儲的視頻和照片了,而馬進和小興作為手機的所有者自然會借機大撈一筆。從此,馬進和小興站到了金字塔的頂端。兩個屌絲在孤島逆襲成功,他們開始享受權力和地位帶來的榮耀。馬進還為大家畫了一幅藍圖叫作希望:他承諾會帶領大家尋找家園。由此,“希望”便成為取代“尊嚴”的精神支柱。
好景不長,“希望”的夢幻很快就被現實打破。那一夜,馬進、小興和小王發現了海上的游輪,他們三人都知道了人類并未滅亡的事實。然而,在文明世界,馬進和小興什么都不是,但在孤島上他們可以擁有一切。為了既得利益,馬進和小興決定掩蓋真相,并污蔑:小王瘋了!影片中,沒有瘋子,只有任人宰割的傻子。小王知道自己沒有瘋,但是所有人都認為他是瘋子,所以他只能當個瘋子。后來,馬進良心發現,他說出了真相,人們同樣認為馬進也是瘋子。瘋和傻是有區別的,片中的瘋子不瘋,傻子是真傻!
最后,馬進決定點燃大船,讓路過的游輪發現光亮從而施救。幾經周折,大船著了,人們得救了?;氐轿拿魇澜绾?,張總依然是張總,屌絲依然是屌絲,孤島變成了旅游景點,其中人性的丑陋部分已被美化成為同舟共濟。從小王到張總再到馬進,三個人分別代表了三個不同的階段,即:生存、尊嚴和希望?!兑怀龊脩颉?,以電影的形式表現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人生,其實很簡單;人性,確實很復雜!